不愛了,卻趕不走不該留下的,看似癒合卻還隱隱作痛的傷痕,時時提醒著心裡無法不恨的痛⋯
有人說:「喜歡和不喜歡都是一種在意,只要還在意,就代表那個人還住在心裡。」
- Dec 05 Fri 2014 11:41
在意
- Jun 22 Sat 2013 00:34
決心
Working Holiday的計畫其實並非一時興起,學生時代就冀望出國念書,更曾得知從澳洲遊學打工歸來的大學同學,只是他說找代辦的費用加上初期開銷頗巨,加上當時該資訊不普及,而今兒英文能力又差,當時雖然心動問了很多卻也沒有認真考量過。
- Jun 19 Wed 2013 00:26
開端
2011年3月25日凌晨,結束再也沒有餘地的對談,身心俱疲似無法支撐,留在台南,也許只會走向絕路;4月初,在家接到工作面試通知的爸爸,向今兒詢問突然想回高雄是否發生何事?當時未想過爸爸會如此詢問,也許聽出語氣有異,清楚今兒不想住在家裡的理由,禁不住追問,將忍受半年多的痛苦和委屈向爸爸哭訴。除了年幼時因為課業和做錯事受處罰,今兒鮮少在父母面前掉眼淚,也許是嚇到爸爸,也許是心疼女兒,古板的爸爸沒有責罵,只告訴今兒暫時找不著工作也沒關係,想回家,就回家吧!
4月17日,壓抑所有痛苦與不捨,逼迫自己毫無退路的搬回高雄。其實哭訴著想要回家時,當下很想請爸爸把今兒送出國,卻始終沒敢提起。回高雄後每天情緒都不穩定,以為適應新工作可以避免胡思亂想,卻怕突然情緒崩潰,又怕父母擔心,一直強忍壓抑,所以總希望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出國,遠離台灣熟悉的一切,也許不會再這樣痛苦。」當時是這樣想的,即便事隔至今,心緒上平復許多,當時的無助與恐懼卻怎麼也忘不了。
大部分的背包客,都遇過親友這樣問過:「堅持這趟旅程的理由是什麼?」理由千百種,卻跳脫不出那幾種。今兒的初衷,不外乎也是很世俗的那種,也沒什麼好否認的,只是怕父母擔心,始終沒有表明清楚。今兒知道過去發生的事實已無法改變,無論大家怎麼想,逃避也好,療傷也好,至少是轉變的契機,總比行屍走肉般漫無目的生不如死的活著好,這也不是真正關心愛護今兒的親朋好友所樂見,今兒感謝妳/你們的諒解與支持。
- Oct 28 Sun 2012 11:30
生日
最近,許多看著表像的人說「妳現在看起來過得還不錯」的話,要不就隨口虛應問候,自以為是關心,卻是揭人傷疤不自知。心裡有著許多怨恨,如何能快樂?可悲的是,怨恨卻是另一種割捨不了的情感,證明曾經有多麼在乎。
今年生日就要到了,也許是在秋天出生的緣故,平日就多愁善感,生日更免不了想很多事情,無論開心或不開心。與去年相同的原因,自台南回來後,生活的動力幾乎消失,更別談過生日的欲望。雖然如此,今天還是找了同樣10月底生日的布丁和芝祺,,三姐妹一起過生日(還有中場加入的玫綺),話說⋯⋯
- Sep 29 Sat 2012 00:03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