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ing Holiday的計畫其實並非一時興起,學生時代就冀望出國念書,更曾得知從澳洲遊學打工歸來的大學同學,只是他說找代辦的費用加上初期開銷頗巨,加上當時該資訊不普及,而今兒英文能力又差,當時雖然心動問了很多卻也沒有認真考量過。
兩年前回高雄工作,也曾參與紐澳教育展,知道許多國家有WH的機會,原本屬意匯率相對便宜的紐西蘭,一年僅600個名額,拿到簽證後一年內必須馬上出發,但初期費用今兒起碼要存超過一年,更不用提其它國家的費用,沮喪之餘更一度認為自己沒錢、父母不可能同意,大概一輩子也無法成行。
2011年底,嘉珍姐姐見今兒始終無法平復心情,提議到澳洲WH,藉此轉換心情,要今兒先做功課蒐集資料,才有充足條件說服父母,雖然有表姐支持,但若有似無的可能性,使今兒仍是消極覺得會卡在父母那關,而無法下定決心。
2012年農曆年後,Vicky突然告訴大家赴澳洲打工度假的決定,也許是受她影響的刺激和鼓勵,今兒開始認真蒐集從未深入了解的資訊,詳細編列每月開支和存款計畫,認真考慮約兩週,才真正下定決心著手規劃,並預訂於2013年中後出發。
擔心父母不同意,又怕自己預算的不足,初期沒有考量語言學校,經過估算,自己勉強能夠預備前三個月假設無工作狀態下的生活費;事實證明,每個月把非必要開銷都省下後,能夠存的錢比估算的還更多,甚至足夠讓今兒參與員工旅遊的日本行及報名4~6週的語言學校,原來,以前沒錢、沒時間的理由都是沒能充足勇氣下定決心的藉口。
剛開始時,還是會怕自己遇到難題而動搖,為了堅定決心,在電腦桌前貼上有點蠢,但其實還滿有用的標語,除了提醒自己要堅持到底,也間接告訴父母自己的決定,當晚媽媽強烈表達不同意,認為這是無意義且浪費青春的事情,爭論過後沒有結果,今兒卻沒有退縮,這是預先告知決定,並非徵求同意,這趟旅程並不是壞事,而是學習和自我成長的好機會,在合理狀況下,一定會堅持到底!但是有好一段時日,媽媽假裝遺忘此事,偶爾提到就擺臉色,今兒了解媽媽的個性不想太刺激她,先讓媽媽自行消化;爸爸卻始終沒有表達意見。
8月中旬,結束一個月半辛苦漫長的招生期,拖著疲憊回到家,秋香阿姨和姨丈來家裡作客,要和今兒與父母共5個人商討,有阿姨和姨丈在,今兒把握機會鼓起勇氣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說明蒐集的資訊和計畫雛型,經過一番爭論,阿姨和姨丈選擇支持今兒,更令今兒意外的是,以為保守固執的爸爸會是最反對的人,竟然首度表明支持,並給予預算協助來增長語言學校週數以加強學習成效,雖然爸爸支持的理由讓今兒哭笑不得,但爸爸這邊總算過關了;至於媽媽,她認為今兒已屆適婚年齡比起遠行還不如找歸宿,也擔心今兒的安危,即使今兒將要出發了,她還是不想同意,只是今兒現在對感情事十分排拒,而且爸爸都同意了加上親朋好友的支持,所以她很無奈卻也阻止不了,值得開心的是,至少媽媽現在願意主動跟我討論WH的事情了。
逃避與療情傷、認識自己、尋找人生意義、彌補沒能出國留學的缺憾、提升英文能力、開拓視野、學習成長、體驗生活、存第一桶金等等,都是今兒堅持打工度假的理由。無論對其他保守的人來說是否有意義,,最後是否會後悔浪費一兩年的人生?今兒只知道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也不會去做,也再也沒有機會做了。